微信即时交流
宁乡市古桥集锦
原文标题:湖南省宁乡市古桥
原创:陈先枢
原载:湖南陈先枢
发表时间:2023-07-23
本文原载《长沙老建筑》2006年出版(有增补)
摄影:罗斯旦、杨铁军、乔育平、陶子林等
湖南宁乡市古桥甚多,择其要分述如下。
1、玉潭桥
玉潭桥位于原宁乡县城关镇,横跨沩水下游,又称南门桥、玉带桥、南河桥。是宁乡有名的古桥。该地当宁乡东西往来要道,有联云:
上通滇黔二省,商旅骈臻;
下极吴越两江,驰驱络绎。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先后有县主簿白壁,知县郑惟南、安佐,县典史魏瑶于县城南关外10余步建木桥,屡建屡圮,改设义渡。明隆庆六年(1572年),宁乡知县陈以忠赞助,于县城东南阳春台葡藓花岩下建桥,桥型石墩木面,形如玉带,易名“玉带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冬,又建码头石桥25丈。越10年,重建石桥,桥址移南关外官渡处,几经周折,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成,渡随废。桥长193米,宽4.6米,26墩,计25孔,上有焚字亭1间,石狮4只,铁牛2只。桥下渔舟竞渡,绿波金梭,风景极为秀丽。入夜,万家灯火映入河中,渔歌晚唱,短笛横吹。明代诗人廖森《玉潭横秀》诗赞曰:
江水溶溶绕山麓,山前花县江之曲。
昨夜明蟾练未收,家家门前似横玉。
春雨乍歇玻璃澄,绿江倒浸珊瑚青。
江底未知何所有,龙光夜射斗牛星。
今玉潭桥为20世纪90年代重建的公路桥。
2、石灵桥
石灵桥位于宁乡、湘潭交界处的烧汤河,跨靳江河,属善山岭乡。据《宁乡县志》载:初为清初的黄灿费千金修建。清咸丰八年(1758年),徐石村、杨少渡募捐重修。现存桥为5孔石拱桥,每孔净跨9.25米,全长55米,桥面宽6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陶衡绪等倡墓重修。
清康熙举人、湘潭人张璨写有《重修石灵桥碑记》,记中曰:“今黄君之斯举可谓伟矣,顾或者曰,地有神最灵。斯举也,神实示兆以启黄君,君适有祷焉。蒙神之佑而以酬之,夫神诚灵受佑者宜不止一黄君。君受神佑而即能推神之佑,以惠及无疆,则睹斯河桥一片石,其亦有观感而兴起者乎,是为记。”石灵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3、惠同桥
惠同桥原名会龙桥,位于宁乡县沙田乡沙田村,跨沩水支流黄绢水上游,为三孔粗料石平桥,每孔跨5.8米,全长22米,原为木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何开周等倡募改建成石桥,桥上建有长亭、长凳,可供行人休憩、喝茶。邑人岳衡作《惠同桥碑记》,记曰:“余观斯桥,长虹亘拱,如履康庄,凡四方出其涂者皆曰便,惠一也;有亭以憩行者,炎熇渴饮,开畅烦襟,惠二也;地当冲要,门者居之,有司险守川泽,修闾氏守里门之遗意,宵小知警,行路无虞,惠三也;桥以上平畴开旷,居氓错杂,至此而山川之气翕然完固,一方关键,莫要于此,惠四也。遂易惠龙之名而额曰惠同。”
2005年惠同桥重修,副省长杨泰波题写桥名,长沙市委副书记余合泉为之作《重修惠同桥记》。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4、毛公桥
毛公桥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谷石村,跨沩水之上,建于清末,全桥均用花岗石砌成。有四墩外加一圆拱,全长58米,桥面宽2.5米,墩长6米,呈菱形,出水面为尖角。圆拱高9米,桥面石梁距水面4米。圆拱、平梁合为一体,在桥梁史上甚为少见,一则便于洪水通过,二则利于通航。毛公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状元桥
状元桥又名屏壶桥,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桥横跨在南宋状元易祓故里识山楼(今无)与屏壶山易祓墓(今存)之间的沩水河上。桥有呈菱形石墩3个,全部由方形花岗石规整砌成。墩高4米,宽2.5米,长4米。迎水面为尖角,雕刻有巨形蜈蚣,意为镇慑水龙。桥面由4块长方形花岗石搭建而成,宽2米,两两相接。每块桥面花岗不宽1米,高1米,长125米,重约50吨,雄伟壮观。
桥的一头,屏壶山西侧山麓有易祓祠堂,堂中供奉易祓像,堂前有南宋理宗封授的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华表石柱各一对。穿过堂后侧36级花岗石台阶而上,即为易祓墓。易祓(1156-1240年),字彦章,号山斋。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中进士,殿试第一,时称“释褐状元”。官礼部尚书、翰林院直学士,为孝应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易祓力主抗金,谏言“敌国有必犯之势,中国有必胜之理”,“敌国为外强中干之人,仅延喘息”。59岁遭贬,返归故里,闭门著述十余年,著《周易总义》。理宗时重召入京,援朝议大夫,封宁乡开国男,食邑千户。
6、邓婆桥
邓婆桥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谷石村与狮村交会处,为清乾隆(1736-1795年)间监生李凌霞为纪念邓阿婆而捐建。该桥全部用花岗石挽拱砌成,属圆形石拱桥,长12米,宽4.5米,高4.7米。桥两头分别有石级踏步而上。桥面两边分别有方形长条石为栏,可作石凳使行人歇憩。桥上藤蔓滋生,石级陷凹不平,甚觉苍古。
7、振兴桥
振兴桥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谷石村沩水扶王山南北两大支流的交界处,建于清末,历史上湘乡等地过安化、桃江必经此桥。振兴桥为五墩花岗石桥,每墩跨度7米多,墩长6米,全长43.5米,宽2.3米。每一桥墩有两根面梁横跨,每根面梁高约70厘米,宽1米,重约60吨,工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桥南端有古樟一株,一干五枝,一枝五胫,周围数丈,枝叶如盖。树下有一古庙,名周师庙。距河岸百米处葬有清中期著名蛇伤、创伤及骨科名医李所钦先生,常有人来顶礼膜拜。
8、丁字桥
丁字桥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合平村,建于清末。全桥用花岗石夹大型河卵石砌成,建在两河交汇处,呈丁字形,故名丁字桥。一墩三跨平梁,互相连接,横长20米,纵长15米,桥面宽2米,是官山、直田等地通往安化、东山及高明铺的必经之路。
9、石江桥
石江桥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石江村,清代称“五元平石桥”,为四墩石梁桥。菱形桥墩,墩梁结合部以大型石斗支撑,结构巧妙。有长石条护栏,可供行人歇息。
10、青山桥
青山桥是桥名,也是镇名。青山桥镇位于宁乡市西南端,东临流沙河镇,西接龙田镇及娄底市娄星区,南界湘乡县壶天镇,北邻沙田乡。境内有石桥一座,横跨楚江,两岸青山耸立,故名青山桥,以后地以桥名,乡、公社都以此桥命名。今为镇建割,仍名青山桥镇。
青山桥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竣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桥身用花岗岩石拼砌而成,桥长52米,桥高8米,桥面宽5.3 米,全桥四大拱,拱跨度10.4米,拱高5.2米,宽5.2米。由当时士绅胡光灏、李琼楼等人倡建此桥,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经费来源有三,一是胡、李等姓族上的小公家出一部分,二是个人捐资,三是以工代捐。建桥的掌本师傅叫伍三元,人称“伍三石匠”,协助施工的有李正佳、李正吾、胡瑞生、胡瑞康等人。青山石拱桥的建筑水平当时堪称一流,设计独具匠心,拱石和砌在桥上游面墩上的分水尖角石,大小尺寸计算精确,精工细凿,丝毫无误,石雕蜈蚣,栩栩如生。
11.姜公桥
姜公桥位于黄材镇街口沩江上。姜姓是黄材的大姓。姜公桥为黄材姜姓始祖姜厚德首建。姜德厚,字流光,江西吉州太和人,后唐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旧县志称,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姜德厚是衔诏移民而至黄材的。那时沩江河上没有桥,上宝庆(今邵阳),出安化,苦于河水阻隔,交通困难。姜德厚先是发动族人建起了义渡,置买了义田,维持义渡的日常开销。接着就搭建了木桥,而后进一步建成石拱桥。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最后一次由姜氏修复。族众共捐银5430余元,历时近一年,到1936年正式落成,全桥长75.74米,宽3.62 米,墩高4.84米,9个石墩,8个桥洞,中间一墩建有化字亭,桥东西两端各立一狮一象,并镌刻诗词碑记,其中《春季咏姜公桥》诗曰:
春雨奔流石渡溪,石桥新建尽留题。
遥知渭水龙蟠耸,会见晴江鲤跃低。
碧草绿波花月夜,白沙黄莱钓鱼矶。
我来便似登台乐,柳色青青送马蹄。
12、长桥
长桥位于横市镇。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吴国析益阳县南境置新阳县,县治设今宁乡市横市镇茅栗村,时称长桥。晋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为新康县,县治仍设长桥。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移县治于原宁乡县城西北之冷水铺。因此,长桥作为县治,存在了163年。
长桥之地名因跨越沩水的一座长桥而名。沩水自黄材镇沙坪入境,由西向东横穿横市镇进入双凫铺镇。铁冲河自北向南纵贯中部,注入沩江。沿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为富庶之乡,有“湘潭盐、横市田”之谚。长桥当然是一座不短的桥,横市沩水水面宽阔,《宁乡县志》记载: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在桥头东侧有一青石碑,碑文称:“原始长桥东起长桥港,西至长桥铺,架木为桥,百零八塔,本邑长桥不知始自何年。”足见桥之长、桥之久。南宋大理学家张栻西上沩山必从长桥经过,于是就在这里留下《过长桥》诗:
西风吹短发,复此过长桥。
徘徊念今昔,领略到渔樵。
矫首山中隐,凭谁为一招。
木落波空阔,亭孤影动摇。
相传清代绅士李秉南先生主持,将长桥改建成了一座石拱桥,一拱跨度30米,桥下可并排停泊十多艘“乌舡子”,仍名长桥。桥东头的左侧建有一碑亭,亭内有祁阳石碑,上面刻着张栻的诗。
13、靳江桥
靳江桥位于花明楼镇靳江村,为四墩三孔石板桥。明代《一统志》载:“靳江在善化县西二十里,一名瓦官水口,一名靳江,源出湘乡大凫塘,东北流经宁乡麻山,南七十里又东北入善化县至黑石头注入湘,过楚大夫靳尚墓前,因名。”沿大夫堂往炭子冲刘少奇故居方向3公里左右处的靳江边,有一座延绵数十公里的像驼峰一样凸起的大山,站在山下往上看,山岭上的山石像一对狮子,一雌一雄傲然耸立,所以人们将此山命名为双狮岭。双狮岭重峦叠翠,石泉奔涌。韶山灌渠与靳江水交错而过,低吟缓咏,像两条银链镶嵌在群峰之间。清代诗人张埴咏靳江桥诗充满诗情画意,诗云:
之子港何之,曲潭流几曲。
两岸薜萝垂,半篙春浅绿。
草际野花香,鸳鸯暖自浴。
把钓忽惊飞,鱼小竿陆续。
旋取活流烹,引满酌醽醁。
颓然醉复醒,消受溪光足。
14、朱石桥
朱石桥原属朱石桥乡。1995年撤乡建镇时,与杨林桥乡、花明楼乡合并为花明楼镇。朱石桥在县城南28公里靳江河南侧。湘潭至宁乡公路经此。集镇旁有石桥,石色纯赤,故名硃石桥,后简化为朱石桥。靳尚大夫堂庄园遗址在朱石桥附近。朱石桥小名大,民间有诗为证:
宁韶公路石桥边,硃石桥小被久传。
靳尚葬坟桥侧上,有文记载数千年。
大夫堂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上官大夫靳尚的宅第。因遗址前面有一口数十亩水面的大池塘,故当地人称这里为“大湖塘”,“大夫堂”之名反而不为一般人所知。这一带原是楚怀王赏给靳尚的封地,流经这里的一条湘江的支流也以他的姓氏命名,称为“靳江”。靳尚墓也在大夫堂附近,即离朱石桥不远处,遗迹早毁,留下清代乾隆举人周在炽的《过靳尚墓》:
人去几千年,荒坟靳江边。
江边一杨柳,系吊屈原船。
15、贺石桥
1995年撤区并乡时,贺石桥乡并入煤炭坝镇。贺石桥,因境内有一座两拱石桥,由贺姓族人修建,故名。贺石桥有个地名传说。相传清嘉庆年间,石桥竣工之日,唱戏庆贺,贺姓族长在戏台上挂出一副对联的上联,悬赏五两白银征下联。上联为“贺石桥唱戏贺石桥”。消息传开,引得饱读诗书的旧学究跃跃欲试。但戏唱了三天三晚,还无人对出下联。戏唱到第四天,附近益阳县齐湖口一个老汉,平时喜欢喝酒,听说煤炭坝那边唱大戏,便赶来看戏。他提着酒壶,一边看戏,一边喝酒。他听到有人在议论对联的事,心想这有什么难对?“我能对”,他仗着酒劲,从人群中挤到戏台前,爬上戏台,示意停下锣鼓,大声宣布下联:“齐湖口打酒齐壶口。”壶是湖的谐音。贺氏如约赏了银子,老汉大醉而归。
到近代,贺石桥真出了个贺姓名人——贺耀组。
16.大成桥
大成桥,今为镇建制,位于宁乡市境中部偏北,东邻回龙铺镇,东南与坝塘、资福两镇隔沩水相望,西接喻家坳乡和双凫铺,北与煤炭坝相连。镇址大成桥,距县城22公里。相传唐末黄巢起义军曾于此桥前大捷,因名“大胜桥”。清代诋毁农民起义,以孔子“大成至圣”之意,改大胜桥为大成桥。大成桥镇境内确有玉堂桥。玉堂桥横跨仙水河,全长88米,曾有宁乡“桥王”之称,6墩7塔,桥面系3条6米长、40公分宽厚的花岗岩条石砌成,桥墩是当地石灰石凿成方砖护砌的。
宋代家住宁乡巷子口的易祓,29岁金榜题名,考中状元,48岁升任礼部尚书。过去地方官员出外做官一般不带家眷,每逢告假,易祓回乡省亲途中,总要在大成桥境内的一个小镇居住一两晚。大宋状元,堂堂尚书,能在一个乡村小镇多次住宿,乡人觉得篷筚增辉,金玉满堂,荣耀之至,于是把尚书濯缨之河名为玉堂河,把河上的小桥名为玉堂桥,易祓住过的旅馆名为玉堂驿馆。后来玉堂桥竟成了这个小镇的镇名。易祓有次回乡上了回龙山朝拜,下山后住到驿馆时,写成了一首五言律诗。诗曰:
南归金马骤,西上玉堂悠。
叠嶂排青锁,长虹映碧流。
高声题石柱,望重识山楼。
为忆濯缨处,光涵浩气秋。
17、石完桥
石完桥位于宁乡石完村,始建于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单墩双孔拱桥,花岗石垒砌。长约50米,宽5米。桥拱与桥面之间用花岗石砌成3~4个圆拱形洞,既充分运用力学支撑能力,又使桥梁造型优美。
18、回心桥
回心桥位于沩山乡祖塔村,为石板拱桥。其名与灵祐禅师有关。灵祐禅师,俗姓赵,唐代福州长溪人。23岁参谒江西百丈禅师。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受师命开拓沩山佛场,着手创建密印寺。他孤身一人,住石窟,卧柴薪,饮清泉,食野果,日与猿猴为伍,不以为苦。但苦干七年,建寺进展艰难,遂生打道回府之想。灵祐走出沩山,在祖塔乡遇到石板桥下一老妇手持铁棒在石块上来回磨擦。灵祐问老妇磨铁棒作何用途。老妇答道:“我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顿时醒悟,沉思道:“老妇尚能把铁棒磨成针,而我空手而归,有何颜面见百丈大师?”灵祐知道是菩萨点化,便坚定了建寺的信心,于是回心转意,回到毗庐峰下。从此发动信众,齐心合力建筑密印寺。密印寺终于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建成。寺庙建成后,人们把灵祐回心转意的石板拱桥取名为回心桥。灵祐是佛教沩仰宗的祖师,其墓塔也在回心桥附近,祖塔之地名由此而来。
19、宝塔桥
宝塔桥位于喻家坳集镇东北向约400米处的大益坝河。宝塔桥为单礅梁桥,桥面由四条长花岗岩石组成,桥长12米,宽0.7米,南北走向。桥头两端垒砌护坡的花岗岩石上有蜈蚣纹饰浮雕,寓意辟邪镇水。护坡长达18米,三合土勾缝。桥中央有一座桥墩,长3.9米,宽1.6米,迎水面为方尖碑状,利于分流河水,古桥虽屡经洪水,却屹立如初。桥墩上矗立一座六边形花岗岩石垒砌的四层宝塔,高2.7米,边长0.6米,实为昔日文人烧毁写有文字纸张的“惜字亭”。宝塔桥由此而得名。
20、白马桥
白马桥街道位于宁乡市今玉潭街道之南,地名源自一个神话传说。距县城南二公里许,昔日有一座石板桥,横跨不足丈宽的小河,其貌虽不扬,却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白马桥。传说,当年伴随唐僧西天取经的师徒五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西天佛国取得真经,回到天庭。玉皇大帝对他们十分赞赏,根据他们各自的意愿,对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分别作了安排,而沙和尚与白龙马却与宁乡的地名扯上了关系:沙和尚精通水术,派他去治理流沙河;而白龙马不想再回龙宫,只想在凡间过幽静的生活。玉帝依了他,临别天庭时,玉帝送了他一片石块,并对他说,此是法宝,将来或可帮你逢凶化吉。白龙马跪谢玉帝,化作一位年轻英俊的白衣后生,来到宁乡地域的一个小村落,过着幽闲的日子。后来却有了真假白龙马的传奇故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白衣后生在小河边激烈地搏斗起来。真假白龙马斗了好几十个回合,难解难分。真白龙马想起了自己的法宝,他掏出怀中玉帝赐予的那块片石,朝对方砸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化作一块大石板朝假白龙马压去,而后搁在小河的两岸,变成了一条横跨小河的石板桥。一溜烟,真假白龙马都不见了。从此,人们把这座桥叫做白马桥,并在桥旁立一塔,表达对白龙马舍身除妖的感激。
21、檀木桥
檀木桥位于今资福镇檀木桥村。据传檀木桥是清代横跨乌江的一座木桥,全部由檀木架设,檀木比杉木价值昂贵得多,故乡间架桥常用杉木。古时只有皇宫贵族、士大夫家中尚有檀木做的床铺、桌椅、凳子,而此地却用檀木架桥,实为乡间的一大奇事、盛事,常引得四周的人来此观看。于是,地以桥名,有了“檀木桥”之乡名。2014年檀木桥乡合并到资福乡,后改为资福镇。
22、朱良桥
朱良桥位于今双江口镇朱良桥村,西与益阳欧江岔镇高平村相邻。朱良桥还真有一座桥,石板石礅,小巧玲珑,两边的石护栏厚实方正。一条小河把朱良桥集镇与欧江岔隔了开来,小桥方便了小河两岸的交通。相传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木桥,为一朱姓兄妹捐建,大约是光绪年间改建为石桥。朱良桥以一位渡工姑娘而得名。相传在朱良桥还没有修桥时,两岸往来全靠渡船。有一位渡工姑娘因风大浪急不慎翻船,溺死了数人,因此内疚不已,决心在此建一座桥。在山洪几次三番冲击即将竣工的木桥时,渡工姑娘跳下河抱住桥墩抗击山洪,最后用生命保住了木桥,因此这座桥就叫做“姑娘桥”。又因为姑娘姓朱,后来演变为朱良桥。“良”应该是良心的良。